正月十五日為聖?千秋日,俗稱「註生媽」,又作「註生娘娘」,供奉於本宮正殿虎邊配殿。註生娘娘:即臨水夫人,為安胎保產之神,為道家所崇拜之三奶夫人之一,姓陳名靖姑。
靖姑年少即異常聰敏,並有通幻之能力,唐德宗六年臨水一帶適逢大旱,靖姑雖有數月之孕,仍惦念旱災黎民之苦,乃毅然脫胎祈雨,因而逝世,時年廿四,遺言:死後為神救人產難。後果然顯靈。臨水人因而祀之為「臨水夫人」。現為台灣最受尊奉的生育之神,主管婦女的懷孕、生產,是許多不孕婦女或懷孕婦女的信仰寄託。
註生娘娘掌管授子、懷孕、生育、保佑孕婦、產婦及襁褓、幼嬰的神明。所以,專司子嗣的註生娘娘,在民間奉祀很廣,普遍受到尊祀。為婚後不孕或懷孕保胎之婦女奉祀的對象。自古以來重視生兒育女、傳宗接代的觀念,尤其婦女們都把生兒育女,視為天職,對子嗣更加重視,註生娘娘因此成為「成育之神」。
一般民間習俗,前往禮拜的婦女,無子者求子,註生娘娘成了達成子嗣願望之神明,有子者亦可求祂保佑、求良緣,很多未婚的婦女,為了希望能嫁給一個如意郎君,往往也祭拜祈願;註生娘娘除了授子之外,亦為兒童的保護神,在十六歲成年之前以前都可以得到庇祐。
